2008年7月31日星期四

Taco,delicious!



nba的爆炸头小女孩(josh childress)今年接受了欧洲篮球某强队的一份大合约,标志着欧洲篮球来nba抢人的序幕。今天他在接受电台采访的时候,说到喜欢吃的食物是Taco(注:炸玉米卷,一种墨西哥食物)。
还真有好事者给找到贴出来了。
看起来跟印度某种馅饼很像,应该很好吃。

朋友?联合国!



仔细看这照片,主席台后,类似十字一样的东西,是不是很像浦泽直树《20世纪少年》“朋友”的标志塔?实际上,这是联合国的会议中心。可能浦泽就是以联合国作为蓝图来创作的。

最近一直在看这部作品,有点神神化化的。这部作品更多的是讲过去的童年往事与荒诞的现实世界的联系。对于70年代日本的社会人情风俗,我有很浓厚的兴趣。

2008年7月19日星期六

买书与借书

我回来最大的遗憾是这城市连个图书馆都没有。
大学时代,图书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。除了装模做样瞄MM,就是每月定期的借五本书回宿舍。四年下来文科书厅的书看了不少,毕业时想让服务员把四年借书清单打印出来留念,最终没有实施,深以为憾。
回到生活了十几年的城市,竟找不到一个能借书的地方。图书馆有的,十几年前去过,陈迹斑斑,灰尘扑面,从此图书馆与我绝缘。而今新的图书馆已经建好,何时开馆却是遥遥无期。
我只能买书来看了。
而今的书店大部分是卖教辅的,新华书店就是典型代表。当然它其他书也比较齐,这点我承认。anyway,我不喜欢新华书店的氛围,都是师奶小孩子,闹哄哄的,工作人员也是多而无用,特别能侃,侃私事,旁若无人。有一家都是卖小资的书的,连锁,比较好,我经常经常去,店员都认得我了。不知道我是不是这家书店来得最频繁的顾客?
朋友不多,书友也少,私人的借书渠道是没有的,能够掌握的,只有花钱办事了。
花钱事小,买一大堆书回家堆着不看才是大问题。这牵涉到我的习惯:喜欢看时看,不喜欢看时不看,几本书一起看……很乱。
每本书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,我做不到,我更多是从中间看起,觉得有必要再回头,有时甚至是从后边往前边看,一章一章地。一本书看很久,借书就不大实际了。
借来的书一向很快看完,因为要还,买的,就丢一边,真是别人的书好看啊。

(未完)

2008年7月13日星期日

伊朗船见闻

又是伊朗船,这个又字已经等了一年半。上次发生了很多事情,而这次,又会是怎样的?
一切只能等着瞧。
这是大连造船厂2001年造的船,中国造的第二艘vlcc,比第一艘"德尔瓦"号迟了几个月下水。跟中海的"新金洋"应该会好一点,反正不抱多大希望,有地方住就不错了。
--------
船上有五个家属,,都是女的,其中医个是船长老婆,一个是船长的女儿,14岁了。检疫测温的时候,五个女人一起出来,都是戴着头巾的,面纱倒没有戴,全身都包得紧紧的,除了手掌和脸,一点肉不露。看到女人过来,本来争着测温的船员都让开了,lady
first的观念看来在伊朗也是根深蒂固。
--------

高级船员休息室挂了两张照片,右边的是领导1978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的霍梅尼
(komeini,伊朗人的发音),左边是现任精神领袖哈米内伊。(komeinei)这让我想起了毛泽东时代。我跟船上的年轻船员聊起霍梅尼,他们都是摇头,对现任的内贾德也是一样态度,他们反而比较喜欢前总统,温和派的哈塔米。
--------
亦朗人一般头发黑色,棕色的基本没有。高鼻深目,都比较好看。须根很多,船上的一般不留胡子。骨架很大,有高的,也有矮的,身高差距比较明显。实际上伊朗也不是铁板一块。跟一个伊朗船员聊天,他说他不是伊朗人,他是伊朗西北阿塞拜疆人,那边降雨充沛,而伊朗其它地方是很干旱的。伊朗,看来各地差异不小。
伊朗的船员普遍比印度船员干净整洁,而且生活区都比较干净。船上的高级船员平时都穿制服,黑色裤子白色衬衫带肩章的那种,需要出去甲板或下机舱时再穿工作服。
--------
海上的坏天气说来就来。第二天傍晚的时候,黑云从船的后方飘过来,看的到那边在下雨闪电。一会儿单点周围就开始大雨淋漓,风挺大,伴有闪电。船上的值班人员都紧张起来,为安全起见,暂停卸油。一会儿惰性系统又出问题,值班人员又紧张忙乱了一阵。
--------
船上的管事比较老态,但是个挺有趣的人,很健谈,经常跟我聊伊朗的历史,讲到大流士,讲到亚历山大大帝,讲到凯撒--
-他说闲在的人类是男性古人类和来自月球的女性外星人杂交的后代。月球人来的时候戴着面具,长有翅膀,(中东的一些岩画就有这种形像出现。)人类的思想意识就来自月球人的遗传。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?牛郎织女,亚瑟王故事都有类似情节。最有趣的是他对美国的看法:美国人挺好的。问他为什么,他说是他爸爸告诉他的。
-------------
祈祷室,平时是关上门的。伊斯兰教徒真够虔诚的
------------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伙食-----味道很好,绝对不含猪肉













-------


鱼相当的好,没什么刺,点上酱料好吃。










------------
晚饭吃汉堡,真是新鲜

2008年7月10日星期四

我的blackberry7290



入手blackberry7290是三月份的事情了,由于心里没底,找的是信誉较好的卖家,几乎是最贵的了。
我主要是用来上网,写写e-mail,平时工作我是不用它的。
用来晒命是一流的机器,但是从购买到精通就远不是如此简单,就是现在,我也只能说是半调子。这是一部需要不断调教的手机,在用的过程中不断地经历一无所知到恍然大悟巨大转变。
之前 它的全键盘是特色,但是真正用在刀刃上,还是前几天搞清楚blogger如何用e-mail发布blog以后的事情。
现在这个blog的不少文章,尤其短的,就是在7290一个键一个键地敲出来的。
---------------
到目前为止用了四部手机了,图中就是其中三部,左边的是科健(型号不知道,别人送的机器),从04年开始用,有两年多的时间,比较不伤耳朵。现在手机电线短一截了,一样可以用,只是充电的接口很有点接触不良。
中间的是西门子的C60, 06年托人在学校买的二手机,两百多块,彩屏的,信号不错,就是长时间打头有些疼,所以今年换了部N70。
右边的就是blackberry,外型最有特点的一部。

隔壁的身影

隔壁楼正对住着一女孩。经常看到她在房子里学习。我是夜猫,有时口渴了跑到窗台边喝水,还看到灰暗的灯光,以及她那学习的身影。午后,或者晚上,有时看到她在吹笛子。我音乐水平低,但感觉那曲子有点孤寂的味道。
今天晚饭时聊起那女孩,母亲说那女孩挺可怜的,刚出生的时候父亲找了二奶跑了,剩下两母女相依为命。
"看样子她学习挺努力的"
"当然了"
……
晚上走到窗边,又看到了一样的身影,只是清晰不少。

2008年7月6日星期日

传统与现代


昨天经过市中心,在桥上摄的。已经很难见到了。
我们经历了太多的现代化,以往的记忆已经模糊,曾经的美好时光何在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题外话:
又是水稻收割季节,昨天公路两边都是农忙的景象。大片的水稻已经金黄,太阳底下稻浪层层。然而我感觉不到丝毫的喜悦,看着农民收割时那孤寂的身影,想起从前农村的生机活力,感觉无力。记得去年西安城郊看到的农忙,是黄土片片、摩托、自行车、农具,一家大小都在田里,远远的看着听不见声音,但是却可以感觉到温暖,没有凋敝的任何迹象。

2008年7月5日星期六

淘书琐记



经常往书店跑,隔三岔五都去,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。
近来老看«万象»,也喜好找散文来看,于是又去五羊书店了,目的很明显:找散文书,瞧瞧过去或当代的文人雅士是干些啥的。
有了目标,找起来是挺容易的,转眼就好几本了:
一本林文月的,讲做菜的,其实是看她的文笔罢,她的文章,里来甚好。
杨绛的«我们仨»,版式很好,看起来舒服,关键文章也是好。
«读书»是杂志,买来跟万象对比着读。我买到的最新一期的读书,万象都是第五期的,网上第七期的封面都出来了。看来这类杂志过于阳春白雪,茂名这类城市,还是佛山文艺,人之初,军事博览有市场。
接下来还有两本:张中行的«负暄琐话»,陆灏主编的«人世间»,前者文笔炉火纯青,平淡中见真知,读器来非常舒服;后者是万象的前班人马的文章结集。看其来较有厚度。
买单,会家放着,看啥时候有空就看吧。
看来得了书病,没治了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补:此文为3日所作,今天往旧书摊跑了一次,淘到《SAINT PETERSBUG》、《世界葡萄酒标设计精选》、《机动战士高达秘录图鉴》三本书,尤其第一本,图片精美繁多,英文版,铜版纸,好书。
目前旧书摊的好书已经日渐稀少,改而经营盗版书为主了,吸引力大减,这次算是捡到点好东西。其实像《SAINT PETERSBURG》之前也有看到,而且是好几本,但是俄文的,我不想仅仅看图片,也就算了。


2008年7月3日星期四

大连半个月




以下是我在大连时用手机上网写的,也不修改,直接发上来。

到海大南门,坐406公车到希望广场,就是市中心了。接下来只好步行,目的地是中山广场及其附近的天津街。大连高楼不少,不过很瘦
, 竹竿一样,也许是为了冬天向阳供暖的需要。大部分楼房是棕色的,也许是大连的主色调吧。沿途日本韩国料理店真够多的,真是有点靠山吃山的味道。正是下班 时间,车流不小,地下人行道设计得很好,下边是潮流小店,六七家,共200多平米,很好解决了地下通道治安黑点的问题。天津街就步行街,跟其他城市的去别 不大,要说特点就是小吃店面特多,各地的都有,而且区划很严,小吃衣服等分区很明确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中山 公园就在天津街南边,也就几百米,这里又是另外一个世界。是一个大圆盘,周围有四条大路,四条小路分出去。周围都是些解放前的古建筑,都是西方老毛子 时建的。在晚上灯光的照耀下非常的漂亮。全是些金融机构旧址。灰白柱子,扁平尖顶,小小的门,铁将军»就是这些印象。大连广场不是一班的多,多走几步,又 是了。其实很多广场也就一转盘,比较大而已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走 了不少的路,该会去了,明显的,晚上看不出多大的特色。远远不如天没黑时经过的一些地段好看,比如刚出来经过的高尔基路。路很长很直,不宽,树很高,感 觉把整个路都笼罩了。两边都是很旧的房子,两层半,斜顶,两烟囱高高,高出屋顶一米吧。整体印象灰灰的,五子外一小矮墙围起来,估计刚建时是很好的房子。 世易时移,现在反而是贫人住的地方了。其实,只要把房 子翻新,也就是一小别墅了。偶尔也有一两栋翻新的,实在漂亮。况且此处车流不多,且绿化好,有是市中心,是很好的地方啊。有一段路是要打的的,大连的的士 颜色很杂,不过内部没有铁栏,且都是计表的,一般都不绕路,很好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星期天,去了旅顺,第二次了。临出门前还不忘看完spider man
II。 这次一个人来,算是随心所欲了。其实是想顺便看看沿途的风景,上周搭去旅顺的小吧,沿途走的是凌水镇到龙王塘镇的山路,都是些田园山野的风光,我就 最喜欢。上次看到眼途的萍果和梨树还没看还没开花抽芽,这次会如何?没搭到小吧,白白等了半个小时,无可奈何只好坐走沿海公路的公车了,沿途自然没什么好 看的。到水上人间换公车的时候,还等了一会才走有零钱不够的,车上的小孩还热心地跟他换。我身边的一件三口,看到一女孩没零钱,还自觉地凑购零钱给她。到 旅顺了,十二点,去鲜鲜饺子吃饭,太多人了嗯打包也让我等了一个小时,趁等待的时间,去新玛特超市逛了,周围也看了看。好不容易打包了,找了个地方,露天 的广场,把肚子填饱。已经耗去两个小时了,去哪里好?就近原则吧,上白玉山。不算台高,股计花了而十分钟,上边是一个高塔,像竖起来的炮弹。灰色的碑身。 据说是日俄战争后日军建的慰灵塔。山顶上可以很好地鸟瞰旅顺市区,尤其是旅顺海湾的出海口。看起来真的是虎据龙盘之地,出海口左边的黄金山上嗯就有俄国当 年建造的炮台,很好地利用了视觉差,在日俄占争中大出风头。回去路上嗯搭了小巴嗯走的山路,很妙。回到海事大凌水路附近,看到书店,似乎是基督教的书嗯也 是信教者交流的地方。或许受了感染,我买了一本三十二开的圣经。今天就这样了。

谈toread和google reader的网页书签功能,以及其他







toread与google reader都有保存网页的功能,其侧重点在于保存整个网页的内容和链接,比一般的网络书签要好,比能够保存网络快照的网站差点(当然本人也想找这方面的网站,目前没有很好的选择)。
toread 是日本的网站,但是有英文版,已经足够了。注册后,网站会给一个链接让用户添加到浏览器书签里。每次看到喜欢的网站,可直接点浏览器书签里的链 接,toread就会收集该网页的全部内容发往用户注册时输入的e-mail,可以说是一键到位,非常的方便。全部的网页内容最后都以邮件的形式保存在用 户的邮箱里。

google reader最近退出了note功能(英文版),也是需要把链接添加到浏览器书签,需要保存网页时再点击,操作上比toread繁杂一点,基本上要点几下 鼠标,但是保存的网页可以作为RSS内容在greader阅读器里边阅读,且可添加tag,可以共享,也有自己独特的一面。

以前我是用 google bookmark和del.icio.us,两者也是各有利弊。前者结合google 工具条使用可以实现保存链接一步到位,而后者虽然速度慢,但是实现了社会化,所以经常有意想不到的链接。这两者都有同一个毛病,就是只保存链接,不保存内 容,而保存网页内容,正是我所需要的。

估计网络书签再进一步,就该实现保存网页快照的功能了。现在zotero和scrapbook(二者都是firefox的插件)都精于此道,我也在用,总感觉有点美中不足,因为保存的内容是在硬盘里,在别的机器上就无能为力了。

从 以上的几个服务可以看出一点规律:在线的服务比离线的服务要好(rss软件阅读器的失败就是最好的证明),通过书签链接来实现一键操作也是大势所趋,电脑 功能的网络化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,就类似手机,手机只是载体,电信服务才是真正的王道,黑莓机的盛行正是此趋势的表现。当你无论用哪台电脑上网,甚至用手 机上网,都可以调用自己的私人资源,做现在只有用自己的电脑才能做的事情时,那么那个时候就精彩了。

地震之后


这次四川汶川地震来得猛烈而突然,顷刻间无数生命消失,算是08年的最大灾难。
12日14:28时的地震,到晚上时消息已经满天飞,每个台的新闻都是这件事,奥运已经让位。
平心而论,这次政府,媒体还算反应迅速,半天时间,消息传天下,温家宝也第一时间飞到灾区,可说是吸取了年头南方雪灾反应缓慢的教训。
我虽远离灾区,连震感都没有,但是有同学在重庆、成都,一问,还好,当时都是感觉震感强烈,都往街上跑而已。
成都同学的手机打不进,忙音,应该没什么事。早上上网看看灾区图片,真一个惨字。都江堰等地倒塌的多是医院学校,这也提出了一个疑问。
今年才到5月。已经出现了南方的雪灾、藏独、山东火车相撞、手足口病、四川汶川地震五件大事,真是多事之秋,虽然还不到秋天。